「當時困擾我,讓我決定來申請諮商的那些情緒已經好多了,所以我想我之後可以不必續談了,也謝謝老師喔!」--- 學期的尾聲,午後的諮商室,眼前這個孩子,在我詢問他下學期是否持續諮商時這樣說了。
那是個成長經歷會讓人感到不捨的孩子,出身的家庭用行話來講就是所謂的"高風險家庭",小小年紀起就必須自立自強張羅自己的一切,但卻一路出淤泥而不染般的,很頑強地走到了這個階段。
「別人覺得理所當然的東西,對我來說卻往往是千辛萬苦才能得到的」是他在諮商中常提到的一句話。在這孩子的眼裡看來,也許自己是很難被所謂的"一般人"理解的吧? 身旁同儕所謂的煩惱在自己耳中聽來都彷彿是無病呻吟,誰能懂忍耐過多少孤寂、掙扎,只為了實現那在一般人眼中看來的稀鬆平常事的心情呢? 如果這個要把這孩子寫成在武俠小說裡登場的一個角色的話,大概就會是那種人生經歷很顛簸、很強也很愛刁難主角的宿敵系的角色吧? (而且重點是最後大多數仍然會難逃被主角搶走光環、或是敗給主角之類的宿命)
雖然總會談次數不多,但我可以感受到,就如同他覺得身旁的同學沒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經歷過什麼一樣,眼前的這個心理師也是一樣的,在那有限的晤談時間中我感覺到我始終還是被拒於心防之外,沒能真正進入他的內心,陪他一同去檢視自己真正的感受、一起去撫慰心中那個傷痕累累的小孩。我們之間的諮商關係即將結束了,真實人生畢竟不是演電影,終究,在最後的最後不會突然猛的給你來個峰迴路轉然後就happy end。
孩子啊,也許我的確沒體驗過你曾經歷過的那些東西,但我真的懂那種盡了一切努力卻還是沒能如願的無力感,以及無語問蒼天、不斷自問著"為什麼是我"的絕望感,我的人生也不如你所想像的那麼順遂的你知道嗎? 當一個人要背負的東西太多的時候,不願意麻煩別人也許是一種溫柔,但也許抑或也是一種因為不相信真的會有人願意真心和自己站在一起、所以乾脆先自我保護的措施呢?
的確,世界可以是很殘酷的,弱肉強食的真實世界也許的確不會對弱者有任何憐憫。你的人生之路之後會怎麼走下去我想我是不會知道了,但也許,在這段期間可曾讓你多少感受到「去吐露一些不曾對他人提起的心情也不賴」嗎?
如果你真的曾有過這樣的感受,那麼也許,試著去相信真的有人是能夠被託付的、這個過於不公平的世界上真的有人能夠、也願意去幫自己一起背負那過於沉重的負擔的,好嗎?